第454章
书迷正在阅读:我不是械王、二哥他超努力、全校都以为我喜欢omega、我成了反派的家宠金丝雀、下山后我开了个动物园、全校都喜欢声名狼藉的他、穿成纨绔后直接躺平(穿书)、别怕,祖国带你回家[快穿]、解绑备胎系统后我成了万人迷、琳琅姝色/表哥恶我
??“妈的,你这家伙简直有病!我是为了她好!” ??“好与坏!不需要你这个外人的评判!” ??“你妈的!老子现在就回利维瑟带兵灭了你们,再把莉娜抢回去!”埃切尔气哼哼地准备走人。 ??瑞德立马扑了过去,“我现在就把你灭掉!” ??看着两人扭打在一起,莱尔赶紧劝架。周围的德瑞雅人并没有觉得奇怪,这本就是一个崇尚武力的国家。 ??“唉哟,老国王加油,把这个老不死的打死,德瑞雅就彻底灭亡了。”斑鸠的声音出现在莱尔耳边,他本人坐在屋檐上,一脸乐呵地看着扭打的两人。 ??“你别起哄,斑鸠,快点帮忙把他们拉开。” ??“没必要,莱尔先生,德瑞雅马上要完蛋了,让死人国王放肆一把吧。” ??听着斑鸠的话,两人反而不打了。 ??埃切尔看着自己的部下。 ??“你说什么?德瑞雅要完蛋了?” ??鹦鹉出现在了埃切尔的侧面,说出了夜枭小队收集的情报。 ??“那个德文莱拉的使者,在离开塔楼之后,并没有回到使馆,而是和另一伙身负铠甲带着黑色兜帽的人集结在了一起,他们在临时修建的圣光教堂地下室隐蔽会面,三十分钟后,使者回到了德文莱拉的使馆。” ??“如果只是为了对德瑞雅施压,显然不需要这么多动作,德文莱拉在筹划着别的什么。他们不仅仅要夺取德瑞雅那么简单,可是,有什么比夺取德瑞雅还要严重的呢。” ??斑鸠兴高采烈地欢呼着,“看吧,我说了,德瑞雅要完蛋了。” ??第三百四十一章 埃切尔的痛苦 ??夜枭小队全员最终会和到一起,将收集到的情报进行了总结。 ??“德瑞雅有人在传播利维瑟的不利言论,来源不来自德瑞雅官方。”琴鸟耸耸肩,“利维瑟被描述成茹毛饮血,喜欢吃尸体的野人。” ??瞄了一眼莱尔。 ??“有着利维瑟具有死灵术的传言。” ??埃切尔点了点头,“可以理解,我是说他们热衷于胡乱编造可以理解,文化差异摆在那。下一个。” ??“德瑞雅内部流动物资大部分都来自德文莱拉家族的运输渠道。但是,总体数目有古怪。虽然德瑞雅只是一个小国,但是所需的物资也是惊人数量的,”云雀将抄写的账目递给埃切尔。“如果德文莱拉家族能够负担一个国家的全部开销,那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建立一个国家。” ??“也许他们真的垃圾得离谱。”斑鸠提出了自己的意见。 ??“实力是能被积累的,德瑞雅和利维瑟的实力也是建立在剑舞曼陀罗的资源上。” ??“那会不会是他们想要剑舞曼陀罗的资源?” ??“得到德瑞雅,自然就得到了剑舞曼陀罗。” ??夜莺拿出一张小地图,指着上面两个标记。 ??“这是德文莱拉使者和蒙面骑士的会面位置,圣光教堂的地下,入口在后面的空地,一个出入口,有暗哨。德瑞雅骑士会避开这个位置,理由是这里是德文莱拉物资的储雪区。同样的储雪区还有一处,是在一个德瑞雅骑士的庄园里,三天前确认死亡,那块地的地契还在处理阶段,后来作为物资储存仓暂时公用。” ??“躲在圣光教堂的地下,也就是说想要伪装成教会势力吗?” ??“为什么要伪装成教会势力?也许真的是教会势力呢?” ??“你会在自己家里偷鸡摸狗吗?见不得人的事还弄在自己家的地下室。”埃切尔敲打着手指,“真有人这么做,无非是这两种,一种真的蠢,一种真的狂。” ??鸩走了出来,“接下来是对那个使者的跟踪调查。没有威胁的普通人,恐怕是家族培养的一张嘴,傀儡。真正的格伦达·德文莱拉还没有被发现,但他下达的命令,傀儡却很好地在执行。不排除德文莱拉家族有某些隐藏力量。” ??鹦鹉开了口,“关于那些蒙面骑士,跟踪结果,失败。不知去向,他们是比我们更擅长隐匿的潜行者。”鹦鹉冰冷的眼神出现了一丝波动。 ??“我没有进行后续的尝试,我的脑海中有一种感觉,那些蒙面骑士,很危险。” ??斑鸠跳了出来,“我去了酒馆。” ??冰冷的女声出现在了斑鸠耳边,“你,不能喝酒。” ??斑鸠的身体抖了一下。“是侦察,鸩姐,我没喝,我只是好奇去看看。” ??“那些醉汉口中都是一些无聊的废话,不过还是有有趣的东西。德瑞雅人说,他们的开国者陵墓,有被人破坏的痕迹,现在陵墓全天都有骑士守卫。” ??莱尔看着瑞德先生。 ??这是已经知道的事了,说不定还有埃切尔先生的鞋印,毕竟他们的开国者自己跑出来了。 ??“德瑞雅人对此事非常愤怒,死人国王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相当重,甚至还有着王国一代不如一代的传言,唉,女王都想把自己卖了,还有人觉得不行。” ??“世风日下,世态炎凉啊。” ??埃切尔拍着胳膊,“嗯……都是些零散的片段信息,果然还是要把蒙面骑士的身份搞清楚,还有他们到底在计划什么?” ??“间谍工作走不通了吗?比如替换德文莱拉使者,和蒙面骑士套取情报?” ??“我们不了解那个家族的习俗,利维瑟长期的假想敌就只有德瑞雅,而你知道的,德瑞雅根本不需要间谍工作。”